|
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|
热 ★★★【字体:小 大】 |
作者:
陆晓波 文章来源:
田东一幼 点击数:869 更新时间:2015-1-22
案例背景
在一段时间内,我们提倡以儿童为中心的师生关系,在以儿童为中心的观点指导下,儿童的兴趣得到充分尊重,教师的作用是创设条件,引发和指导幼儿的积极性,以获得大量的直接经验。在此情况下,有些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偏斜,教师开始处处体现出对幼儿的尊重,盲目地随着幼儿的兴趣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计划,在一次或多次教育活动中随着幼儿的兴趣东拉西扯,根本无法完成基本的教育目标,教师对此也表现出无可适从。
《纲要》中明确指出: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,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。在《纲要》的指导下我在教育中考虑每一个幼儿自身的心理特点、知识经验和个性追求,不断调整自身的教育行为,与幼儿建立正确的师生关系,使教育适合幼儿的要求,而不是幼儿适应教育的要求,努力为幼儿营造自由、宽广的发展空间。
案例描述
1.快来看螳螂
在一次体育活动中,我正组织孩子们玩“闯关”的游戏,我预设的活动目标是提高幼儿的反应能力,练习走、跑、跳的动作,养成听指挥、守纪律的好习惯。孩子们正按照我的教学计划,听信号变换动作。这时,我发现彬彬小朋友在聚精会神的看着什么,我走过去一看,原来是一只螳螂,其他小朋友也围了过来,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“螳螂有两把大刀”“它的肚子怎么这么大,有什么东西在里面呢?”我的体育活动被中断了,孩子们的兴趣已经转移到螳螂的身上,为了尊重幼儿的兴趣,我放弃了原来的教学计划,和孩子们一起观察螳螂。
2.老师,我要玩水
一天上午在组织语言活动的时候,乐乐乘我不注意,偷偷的躲进了卫生间,开着水龙头在玩水。其他小朋友看见了,马上向我告状“老师,乐乐在玩水,把衣服弄湿了”乐乐看到我向他走来,以下子紧张起来,刚才的好心情消失得无影无踪。我问乐乐“为什么偷偷去玩水?”乐乐说“我想知道水到底会流到哪里去,但是怕你批评,所以偷偷来。”我又问“你怎么知道老师不同意呢?”“因为玩水会弄湿衣服”“那么,我们一起来想一个办法。老师有个好注意,你看行不行。我们下午换衣服之前一起来玩水,衣服湿了也不要紧,好吗?”乐乐听了太高兴了,其他孩子也高兴的说“我也要玩,我也要玩。”我把孩子们带回教师,继续讲故事。下午,我和孩子们一起过了一把玩水的瘾。
案例分析
从以上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,教师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,已经由以往权威的主导者转换成幼儿的合作者,支持者。指令性和专断性的师生关系被民主的师生关系所代替。但第一个案例中,老师在尊重幼儿兴趣的同时,盲目随着幼儿的兴趣改变自己的教学计划,使活动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。那么,师生间究竟应保持什么关系,才能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,又能尊重幼儿的主体性,既要保持教师的权威,又使幼儿感到教师和蔼可亲。作为幼儿教师,充满爱心、民主的对待幼儿,幼儿才能尊重教师,尊重教师的指导作用。我们在尊重幼儿的同时,要考虑幼儿的认知水平,提供相适宜的教育环境,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。幼儿个性发展的过程中,教师是指导者,教育并不是任其自然地发生的,幼儿个性发展和预期行为结果的获取,是通过正确的教育理念,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实现的。
案例反思
每个孩子都充满着天真,他们时时刻刻希望有新鲜的刺激。成人越是不允许的事他们就越想去尝试。如果为了诸如“怕衣服湿”之类的成人认为的常理,而使我们的孩子对任何想尝试的事物都避而远之,或是整天担心遭到成人的指责,那么试想我们的孩子生活在怎样的忧虑和不安中。在“玩水”的案例中,我如果按照传统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方式,向乐乐耐心说明玩水会弄湿衣服,提醒他以后不要偷偷玩水,虽然这样也遵循尊重幼儿的原则,采取说理的方法,但最后还是抑制了孩子的愿望,阻止了孩子的行为。而我在《纲要》教育理念指导下采取的教育方法,即没有过份强调教师的权威性,马上把幼儿硬拉回教学活动中,也没有象第一个案例一样,盲目跟从孩子的兴趣中断预期的教学计划,而是从孩子的立场思考孩子的行为表现,一方面消除孩子怕受批评的恐惧,另一方面又积极帮助孩子出谋划策,使愿望得到满足,使孩子感到被尊重、被认可,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。
我们要用儿童的眼光、站在儿童的立场来分析、评价、反思自身的教育活动,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自我批评、自我调整、自我总结。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,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,才能不断地丰富与发展自身的教育实践活动。
文章录入:周周 责任编辑:周美娟
网友评论:(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
数据载入中,请稍后……